圖為老軍墾給大學生們做軍墾文化精神講座。 李江帆 攝圖為老軍墾展示收藏的自行車。 李江帆 攝
  中新網阿拉爾4月8日電 (李江帆耿丹丹)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十四團的一棟土坯房前,一位77歲的老人這樣總結自己在塔里木軍墾一線半個世紀的經歷,“用幾個詞總結我的過去,我覺得是信念、誠實和扎根思想:信念就是一直堅信可以把這裡建設的很好;誠實就是實事求是、不弄虛作假;扎根思想就更簡單了,來到這裡就要立地生根,開花結果。”這位老人叫李慶堂,19歲到新疆參加軍墾建設,並且最終留在了這裡,這批人在這裡有個共同的名字,叫做“老軍墾”。
  軍墾者的信念
  1956年,剛剛起步的共和國屯墾事業開始第一次大規模招錄支邊青年,僅僅在河南西部地區就招錄了近10萬人,李慶堂成為了其中的一員。
  “當時的塔里木,是一片大荒原,來的時候就給我發了兩件勞動工具,一把斧頭、一把坎土曼,都還是沒有把子的,到了這裡就挑直溜點的胡楊木砍下了做成把子,這才開始正常的生產。”
  從兩件勞動工具開始,老人慢慢的打開了話匣子,跟我們談起了當時的生產生活情況。
  談起住的,老人跟我們吟起了當時的打油詩,“房在地下三尺深,冬暖夏涼有點潮,下麵頂著四根棍,上面鋪著笈笈草”,這是說當時的住所地窩子(一種建於地下的簡陋住宅)。“剛來的的時候,我們晚上睡覺,感覺有東西涼呼呼的爬到了身上,用手一撥拉,才發現是蛇,好多女同志都嚇哭了,最後沒辦法就在鋪下麵鋪上芨芨草,它帶刺嘛,蛇就上不來了”,李慶堂給我們講起地窩子里驚險的故事。
  談起吃的,老人給我們講起了令他難以忘記的“吃澱粉”的日子,這“澱粉”可不是普通的澱粉,而是將紅柳、駱駝刺等沙漠植物摻上胡楊樹鹼高溫熬煮,然後搗碎,經過層層過濾的殘留物,吃了會導致消化不良和全身浮腫,老人說,即使這樣,在1963年最困難的時候,這種東西都不能完全供應。
  即便如此,包括李慶堂在內的大批支邊者依舊堅持在軍墾一線,沒有選擇返鄉離開,問起支持他留下的原因,老人說,“當時國家處在建設起步期,國家已經很不容易了,我們都是從舊社會過來的,還都是黨員,只有堅持才能度過難關。”
  在這種信念的支撐下,老人經歷了後來兵團撤銷又恢復,團場連續多次行政變革。
  軍墾者的軍墾“博物館”
  在李慶堂居住的土坯房前面,是一個小院子,在這個不大的院落里,堆滿了他來到塔里木參加建設以來的很多老物件,有上世紀80年代的水壺,還有不同時期的鐮刀,創業初期使用的老馬燈,但最讓人驚奇的是,竟然還保存了上世紀開發塔里木時的馬車轅桿,他介紹說,這樣的轅桿用整棵胡楊木製成,製成後的馬車是當時團場運輸的主要工具,一匹馬在後邊駕轅,三匹馬在前面拉,叫做四套馬車,最高載重一噸。
  在院子中,老軍墾還向我們介紹了自己30年前的作品——“胡楊樹嫁接新疆楊”,這樣的樹在李慶堂的小院子里有6棵,老人說一般的新疆楊長上20年就不行了,最後大家一起想辦法,最後研究出在胡楊樹截頭嫁接新疆楊的辦法,這種嫁接後的樹,活上50年都不成問題。
  在老人居住的兩間土坯房,我們看到了1956年進疆時配發的茶缸,這個茶缸已經破舊不堪,但老人說,這是自己快60年的老伙計了,現在雖然把子不在了,還有點漏水,但自己還要堅持用著。之後我們來到老軍墾的卧室,廚房,又見到了不少的老物件,有30年胡楊菜墩、30年的木墩子板凳、30年的菜筐子、30年的老罈子等等等等。
  老軍墾笑著說:“我就是生活仔細了點,一些老東西沒有失散,如今回頭看看這些東西都能想起不少的故事。”
  退休後做一名軍墾文化的宣傳兵
  1997年,李慶堂從政工崗位上退休以後,一直沒能閑下來,這些年,他一直堅持在軍墾文化傳統教育的一線,給大家講述塔里木建設史上的各種故事,給國家公務員講、給在校大學生講、給團場職工子女講、給來這裡採風的作家講,同時也在默默的給自己在講。
  “人總歸是要有一種精神的,沒有精神就什麼也乾不成”,2014年2月份,老軍墾李慶堂在給十四團的大學生們做軍墾文化精神講座時,這句話重覆了6遍。
  那一天,這位77歲的退休老軍墾戰士,從開發塔里木的大歷史背景出發,以(新疆生產建設兵團)第一師塔南乾渠挖掘、十四團建團等歷史事件為線索,穿插講述了第一批軍墾人如何鬥風沙、鬥饑餓建立屯墾事業的感人故事。大量的鮮活事例,讓參加報告會的大學生們對“艱苦奮鬥、勇於創新、團結奉獻、力爭上游”塔里木精神內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。
  這些如今看起來很不可思議的故事,在這位老軍墾頗為硬朗的語調和略顯幽默的語句中顯得如此的平常,那一天,這位已經77歲高齡的老軍墾,身著一身老軍裝,佩戴黨徽,精神飽滿的在主席臺上連續講了2小時15分鐘。
  老人說:“這些事情都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,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退休以後更是一閑了就想,自然而然的就記的很牢了”。
  日常生活中,老人十分喜歡讀書看報,在那張老舊的書桌上,總是放著一支筆、一個小本子和一副老花鏡。
  老軍墾說,自己經歷的這段歷史,是一段軍墾事業從無到有、從弱到強的過程,這期間經歷了很多的事,現在的人不知道,也沒有經歷過,就更談不上真正瞭解我們的軍墾事業,他晚年最大的願望就是,可以更多的去給大家講講這些故事。
  採訪中,老人的一句話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——“不瞭解過去,就走不好當下,更談不上走好未來”。  (原標題:77歲老軍墾李慶堂:我是屯墾的一個兵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r96zrzcz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